气象专家谈霜叶为什么红于二月花?
2025-10-12 03:06:01 5396
北方的秋日,山谷里转眼间披上了红装,一簇簇红叶像缓缓燃烧着的火焰,景色分外迷人。古诗有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赞叹。那么在深秋初冬时,一些植物的叶片为什么会变色呢?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气象局的专家对此进行了解释。 气象专家说,树叶的细胞里含有多种色素,如叶绿素(绿色)、胡萝卜素(橙色、红色或黄色)、叶黄素(黄色)、花青素(红色、紫色或蓝色)等。其中以叶绿素最多,约占80%。在生长季节里,气温高,水分足,有利于叶绿素大量形成,于是新叶绿素不断代替老叶绿素,使叶绿素在叶片中始终占绝对优势,遮盖了其他色素,看起来就是郁郁葱葱的一片绿色。到了秋天,天气一天一天冷起来,当气温降到0℃以下,草木表面凝结上一层白霜。这时候,叶子中的含水量在逐渐减少,白天又正值天高云淡、艳阳高照,这种气象条件不但不利于叶绿素的形成,反而会破坏大量的叶绿素,而叶黄素、花青素等色素却安然无恙,它们在寒霜下欣然“亮相”。秋季低温,还有利于花青素的积累,可以使细胞的酸性增加,使花青素呈红色。另外,霜冻低温还可以造成细胞间隙结冰,使细胞内部水分损耗,利于水分减少,使细胞液变浓,颜色加深。这就是“霜叶红于二月花”的道理。 (作者:段心灵 李富 责任编辑:任庆烽)